串标行为对工程招标构成的影响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点。一是使严肃的招标投标工作“受控”于供应商,搞串标的供应商“有能力”“创造条件”让自己或他人中标,招标工作人员和监督人员往往被“架空”,走个过场而已,这样的招标不搞也罢;二是大凡有串通投标的招标项目,其中标价格往往都会“畸高”,结果招标反而多花钱,同时或轻或重地存在商业贿赂现象,与招标的初衷背道而驰;三是由于法律对串标行为的惩罚是比较严厉,加之认定串标有时比较棘手,招标采购单位和监管部门大多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事实上是纵容、放任了串标行为,愈发增加了供应商的投机心理和从众心理。(摘自 中国政府网 张栋天《工程招标不容供应商“轮流坐庄”》) \r\n 另外1、串标直接伤害了其它投标人的合法权益。实质上是一种无序竞争、恶意竞争行为,它扰乱了正常的招投标秩序,妨碍了竞争机制应有功能的充分发挥,往往使中标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操纵在少数几家企业手中,而使有优势、有实力中标的潜在中标人拒之门外。破坏了建设市场的正常管理和诚信环境,严重影响到招标投标的公正性和严肃性,伤害了大多数投标人的利益。 \r\n \r\n 2、当无标底或复合标底招标而又不采取最低价中标时,串标常常会导致中标价超出正常范围,从而加大招标人的成本。因为参与串标的企业一般会有某种形式的利益分成,这就会使他们操纵的标价超出了合理低价范围。 \r\n \r\n 3、参与串标的企业往往诚信度不高,也不大重视企业的内部管理。由于赌博心理占了上风,它们编制的投标文件着眼点仅仅放在价格上,对施工方案不认真研究,无合理应对措施,即使中标,也不大可能认真组织项目实施,对工程建设留下隐患。(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