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是分权化和市场化的改革过程中产生的现象,发展到现阶段,已经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市场机制有效发挥作用。 \r\n 针对长期困扰中国市场的地区封锁及行业垄断等问题,12月10日,中国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等12部门10日联合下发了《消除地区封锁打破行业垄断工作方案》,矢志消除上述痼疾。 \r\n 针对当前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方案》部署了六方面的任务:一是落实和完善跨地区经营企业汇总纳税政策;二是解决对外地产品或服务设定歧视性收费项目、规定歧视性价格问题;三是解决滥用行政权力,限定单位或个人购买指定的产品、服务问题;四是解决设置关卡,阻碍、限制外地产品进入或本地产品运出的问题;五是加大金融服务支持力度,提升金融服务覆盖的深度和广度;六是集中清理一批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实行地区封锁、行业垄断的规定。 \r\n 专家表示,此举影响深远,消除一直困扰着国内市场运行的行业垄断、地区封锁现象将有望“破冰”,这对切实维护消费者利益、促进流通、促进公平竞争有着重要意义。 \r\n \r\n 专家认为,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两种形式虽以不同的方式干扰市场的良性发展,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所承受的结果是相同的,就是由于市场上供给方数量较少,消费者会为得到同样的商品而付出更高的价格。另外,除了防止垄断经济对消费者造成经济上的损害之外,消除地区封锁、打破行业垄断也对推动市场公平、发展跨地区贸易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海玲) \r\n \r\n \r\n \r\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