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
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推动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财政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技术性很强的、庞大的系统工程,讲求内外衔接,上下贯通,规范发展,涉及到方方面面,不是一个部门能够完成的,它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工程,需要领导的重视和财政干部职工共同努力,需要各有关部门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各县(区)财政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到财政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将财政信息化建设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树立全局意识,上下左右形成合力。在本级财政内部,牢固树立一体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建立起业务部门和技术部门相互理解、密切合作的工作机制,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协调,做到管理一体化、业务一体化和技术一体化。与上级财政之间,应进一步密切协作、及时沟通,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共同推动全市县级财政信息化建设健康快速发展。
\r\n
二是建立机构,吸纳人才,加大培训力度,增强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必须建立独立的机构。随着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财政核心业务系统逐步纳入“金财工程”应用支撑平台,平台的推广应用,涉及财政收支全过程,不仅覆盖财政系统内部,也覆盖各级政府的经济职能部门和全部预算单位、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直接关系到各级政府的正常运行和经济安全。财政核心业务系统传输、储存、处理着大量重要的财经数据,信息安全必须保证,其建设、使用和管理,对工作人员无论是政治思想素质,还是专业技术水平,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必须建立与工作要求相适应的信息机构,稳定信息化干部队伍。
\r\n
信息化建设必须与财政业务需求和使用水平相适应,信息系统的建设必须要有相对稳定的技术力量作保障。县级技术力量薄弱,而且人员队伍不够稳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技术性、操作性、业务性和知识性都很强的事业。要走技术和业务相结合的路子,要注意采取多种形式引进技术人才并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财政业务培训次数和质量,对前沿的信息技术要进行专门的培训,从而造就一支既懂计算机技术、又熟悉财政业务,而且有奉献精神的信息化队伍。
\r\n
信息化建设必须注重业务和技术相结合。财政业务人员要主动参与和配合好信息化建设工作。技术人员要增强服务意识,在推广应用系统中主动倾听业务人员的意见,不断加强同业务部门之间的联系,努力提高软件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只有两方面紧密结合,才能保证业务系统软件更好的为财政主体业务服务。
\r\n
三是建章立制,多措并举,筑牢安全防护体系。各县(区)财政部门要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建章立制,规范网络、密码等管理,增强机房硬件系统的稳定运行,定期对信息化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登记备案,做好安全和卫生方面工作,确保各业务系统稳定运行。加强与供电、消防、气象等单位的联系,预防供电、气象、灾害对机房和信息设备的危害。
\r\n
加快县级身份认证与授权管理系统建设。改变用户密码登录方式,使接入应用支撑平台的所有业务系统都通过门户单点一次登录,并通过门户实现用户的权限限制,为财政业务系统提供高强度的身份认证保障、数据完整性保障、业务操作不可抵御性保障等应用级安全保护措施。
\r\n
四是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加强运维管理,推进信息化建设科学规范发展。随着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财政业务对信息化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为确保财政一体化系统安全、平稳运行,运维需求越来越大,县区自身的技术力量满足不了需要,更重要的是目前软件公司不愿把核心的东西交给用户,平台现在由龙图公司维护,国库支付、非税收缴系统由九鼎公司维护,硬件及网络设施大部分由集成商和运营商维护,为了保证数据安全和规范管理,必须建立财政部门与软件公司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定期沟通,并且要树立专业服务理念,明确服务范围,细化服务流程,建立起对运维人员的科学考核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及时响应技术服务请求。同时要制定出台平台推广和运行维护办法,并对现有的标准进行梳理,进一步补充完善,从而构建一套完整的标准制度体系,为推进财政信息化建设科学规范发展奠定基础。
\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