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标是招投标活动中的关键环节。当前,有关评标专家不能客观公正履行职责的反映日趋增多,涉及评标委员会和评标专家的投诉居高不下,评标专家腐败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r\n \r\n 对此,国家发改委法规司处长孟玮在“中央投资项目招标代理资格管理会议”上指出:要解决当前各地区、各部门、各机构专家库存在的专业门类不齐全、专业类别设置不科学等问题,就必须推动组建综合评标专家库。目前,全国已经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成了综合评标专家库,其中4个省市建立了本区域内唯一的省级综合性评标专家库。地方专家资源的整合利用,对于优化专家结构、提升专家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推广综合评标专家库模式积累了好的经验。 \r\n \r\n 随着电子招标的应用和推广,专家资源共享将成为必然,综合评标专家库的模式代表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因此,孟处长建议在《条例》中明确规定“省级人民政府应当组建本行政区域内的综合评标专家库”。按照《中央投资项目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认定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36号)规定,申请中央投资项目招标代理机构资格的条件之一,是要有一定数量的专家库。此次36号令修订,投资司正在研究对于地方有综合专家库的,考虑不再对代理机构的专家库的人数做强制性规定。这对于推动地方综合专家库建设也是十分有利的。 \r\n \r\n 除了推动省级层面综合库建设,为更好地为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和民生工程服务,打造高水平公共服务平台,国家发展改革委启动了国家综合评标专家库建设。目前,系统开发工作已经完成,通过初步验收,将于近期投入试运行。国家综合评标专家库将在《招标投标法》规定框架下,妥善处理好与现有库的关系,形成定位明确、互为补充的专家库格局。要真正实现评标专家资源共享,切实提高评标活动的公正性,促进招投标行业的规范运行。(文/徐寜) |